高速公路上时速120公里,连续驾驶10个小时,对车子有何影响?

高速连续驾驶10个小时,这种路况,对车辆来说是小菜一碟,但是车主本人可能会累出一身毛病,腰腿疼痛,背部肌肉酸痛等等。如果像我这样三四十岁的中年人驾驶,高速公路上连续行驶10个小时,想都不敢想,10个小时的路程,中间我至少休息3次,并且开车开得时间越久,休息频次也就越多。

对于汽车来说,一般情况下,高速行驶30分钟后,整个车辆的状态也就是稳定的,像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轮胎等传动零部件,其产生的能量和散失的能量都会趋于均衡,车辆行驶30分钟是这样的状态,行驶10小时也同样是现在的状态,如果连续行驶1个月,车辆的状态也都是一样,这才是“稳定状态”。

发动机

发动机的温度主要通过冷却液来控制,发动机缸体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温度太高,容易引起爆震现象,温度太低,会造成发动机缸内燃油/空气混合不均匀,影响发动机燃烧效率。

当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会处于恒定的范围,该范围大约是85~95℃之间,而冷却液温度的控制乃是通过大、小循环控制的,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较低的时候,小于85℃,冷却液会进入小循环状态,冷却液在水泵的作用下在发动机缸体内循环,由于缸体燃烧产生的热量,冷却液温度会迅速提升;当冷却液温度较高的时候,大于85℃,发动机进入大循环工作状态,节温器打开,冷却液在水泵的作用下先进入发动机缸体,而后流入散热器,在风扇等作用下,冷却液快速降温,而后又流回发动机缸体。

车主们非常担心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增压器会发生损坏,毕竟涡轮增压器依靠尾气提供动力,而尾气的温度高达七八百度,这也导致涡轮增压器温度过高,但工程师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匹配了两种冷却液方式,水冷和油冷,并且通过专用油泵加以驱动,从而使涡轮增压器工作温度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

变速器

车辆长时间工作时,变速器的油温也会处于恒定的值,一般情况下,外界温度10~25℃之间,像6AT、8AT这种变速器,其油温值大约会保持在85~95℃之间。

变速器油温的控制有两种,一种是空气冷却,当车辆长时间定速行驶时,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离合器、齿轮等运动状态会保持恒定,产生的热量也是一定值,而车辆高速行驶时,车速恒定,变速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及温度也是恒定的,变速器散失的热量也是一定值,这种情况必然会造成车辆产生的热量和散失的热量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

一些比较高级的变速器,为了使变速器油温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变速器会装有水冷装置,当变速器油温较高时,会通过水冷装置对其进行冷却,从而使变速器机油始终处于较舒适且安全的工作温度范围。

车辆传动轴

车辆传动轴现在又被称之为驱动轴,它是裸露于空气中的。车辆长时间高速行驶,驱动轴运转速度也是恒定的,在驱动轴轴承位置,其产生的热量和散失的热量也是处于均衡的状态。所以,长时间驾驶,不会对驱动轴造成任何损伤。

车辆轮胎

最后给大家讲的就是车辆轮胎,车辆轮胎乃是橡胶材质,温度过高橡胶材质容易磨损,而温度过低,橡胶过硬,轮胎抓地能力变差。轮胎在正常工作时,轮胎与地面会产生摩擦、磨损,轮胎表面的温度也会提升,但与此同时,轮胎也会与空气产生强烈的对流,并且与地面接触,通过这种热传导,轮胎的温度也会散失,车辆长时间驾驶时,轮胎表面的温度则会处于相对均衡且稳定的状态。

综上所述,汽车在高速路上长时间连续行驶时,各个相互运动的零部件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车主不必担忧自己的车辆因此而受到任何损伤。毕竟它的可靠性比车主本身,稳定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