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上涨下调是按着吨位来调整的,为啥卖给车主却是按着升来卖?

汽油虽然是按照吨位来调整价格,但是零售的时候是按照流量(体积)来卖的。这里面有猫腻吗?其实密度×体积=质量,在密度一定的条件下按体积(升)卖与按照重量量(吨)卖都是一样的。

当前按照流量计数是最好的办法,计量简单容易操作。如果按照重量卖,操作起来可能就麻烦很多了。首选如何称重是一个问题,大多数世面销售的液体产品都不是称重卖的,都已毫升或者升为单位。生活中能买到称重的液体似乎只有豆油,豆油放在称上去皮,然后从油罐放油,这时候就可以看到实际重量了!

如果汽油也按照这个办法来卖,那么不仅危险而且还麻烦,毕竟汽油最终要加到汽车内还需要一个步骤。如果把汽油直接达到容器内,像卖豆油一样称重也是可以实现的,甚至可以全封闭操作来解决安全问题。容器内可以在加装一套抽油装置,汽油称重在把汽油吸出来加注到汽车油箱内。但是这样做麻烦不麻烦?加油时间也会延长一倍!

更加简便的方法就是按照流量计费,加油机的流量计可以准确计算出加注数量,省时省力。其实加油站进货时并不是称重的,也是按照流量来装车的。去油库拉油的时候油库会根据油品给你一个密度,不同季节密度也不一样,不同标号的燃油密度也不一样。知道密度后结合流量就可以算出质量。罐车装油之前会给你看一下流量计的表数,根据你进货的吨数算出需要加注多少升数,你只要看着加注前的升数与加注后的升数结合密度就可以算出总质量。

无论是按照升数销售还是按照重量销售,想要玩套路都是有操作空间的。按数量可以对称动手脚,缺斤短两也是常见的。按升数计量一样可以动手脚。前几年我开着皮卡带油罐去某加油站灌柴油,无意中摸了一下油罐,罐子居然是热的。回到家里放置一夜,次日在查看液面下降了很多。当时觉得不对,但是没有想到哪里不对。次日才明白,商家把柴油加热了。柴油加热后体积增加,热胀冷缩的原理。加满油的时候你丝毫感觉不到差异,油温度下降以后整体数量就缩水了!加油站的油罐都埋在地下,理论上是接近恒温的,但是随着季节变化油料温度也会有变化的。因此不同季节燃油的密度是不一样的,油温低燃油体积缩减,油温高燃油体积增加。

因比秋冬季节汽油密度会比春季夏季高一些。如果没有猫腻的情况下,按照升卖与按照公斤卖都是一样的,按斤卖虽然麻烦一点但却是最公平的,因为燃油密度随时在变。但是想要玩套路有一百个克扣的办法,因此按什么单位卖汽油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