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系统怎么判断好坏?

评估汽车的刹车系统的好坏,重点是评估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和制动效能。汽车制动性能(braking properties of motor)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能强制的减速以至停车,或在下坡时保持一定速度行驶的能力。汽车的制动过程是人为地增加汽车的行驶阻力,借助于车轮制动器、发动机或专门的辅助制动器来进行。制动时,通过制动车轮(通常汽车的前后车轮均为制动轮)与道路路面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路面对车轮的切向反作用力(即制动力),对汽车的制动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最大值取决于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是:制动减速度、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

汽车制动性能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三个方面:

一、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或在下百坡时维持一定车速及坡道驻车的能力,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一般用制动减速度、制动力、制动距离等来评价。

1、制动减速度

是指制动时单位时间内车速的变化量。它反映了地面制动力的大小,与制动器制度动力及附着力有关。

2、制动力

1)地面制动力

2)制动器制动力

3)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和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汽车的地面制动力越大,制版动减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短;而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受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因此只有汽车具有足够的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地面又能提供高的附着力时,才能获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

3、制动距离

是指车辆在规定的出速度下,以规定踏板力急踩制动踏板时,从驾驶员右脚接触到制动踏板到车辆停止时车辆所使的距离。

影响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有附着力和制动器制动力决定)、制动出速度。因此及时维护车辆能缩短制动器起作用时间以及制动性能的稳定权。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按照国家标准,如果汽车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比值为空载时大于复60%、满载时大于50%,主要承载轴的制动力与该轴的轴荷的比值为空载时大于60%、满载时大于50%,被检测车辆的制动性能就算合格。

  目前国内车辆制综合性能检测站通常使用的台试检测法简单、迅速、安全、经济,但同样存在一些不足。鉴于此,如果在年检时,被测出车辆制动性能不合格,不要着急,国家对汽车制动安全的要求标准,除了台架测试制动力之外,知还有另一个指标,就是车速50公里/小时,刹车距离必须在20米以下。

  采用路试法检测制动性能的确更加贴近行车的实际情况。但这种测试方法要大片的开阔场地,可能很多车辆检测站不具备这种条件,相反,台试则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它耗时短、安全、受外界因素影响小,另外,台试的测录对象是制动力,它能记录制动过程中各车轮制道动力的情况,能准确查出制动性能不济的车辆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