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是如何冷却的?

现在的汽车基本都是燃油车,为了保证发动机具有最佳的燃油效率,发动机水温需要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就现在的燃油车来说,发动机水温一般都处于80~95℃之间,低于这个值、超出这个值,发动机热效率都很低。

发动机为什么需要保持合适的冷却液温度?

当发动机冷却液过低的时候,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会被冷却液带走,热传递损伤增加,发动机燃油经济性自然而然较差,另外,发动机冷却液过低,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汽油不容易雾化,汽油和空气混合不充分,进而是燃烧恶化,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发动机水温过低,还会影响机油粘度,水温越低,发动机运动部件的机油黏性越大,发动机承受的阻力也就越大,这并不有利于提升发动机的燃油效率。

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过高的时候,机油变稀,难以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进而增加发动机零部件磨损;冷却液温度过高,汽油燃烧会产生积碳,造成车辆动力降低,同时油耗增加,严重者会引起拉缸的现象;发动机冷却液过高,这也会造成发动机产生的能量,大部分都以热量的行驶损失掉,不利于提升发动机工作效率。

因此,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一定要维持在一相对稳定的值 。

发动机冷却液是如何控制温度的?

由于发动机对冷却液的温度要求较高,因此,发动机冷却液系统相当强大,利用水泵为冷却液循环提供动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的冷却水道中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多余的热量带走,为了使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尽可能保持恒定,发动机冷却液系统分为大循环、小循环控制,大小循环控制之间通过节温器进行切换。

小循环是指发动机冷却液仅仅在缸套内部循环,不经过水散散热。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较低的时候,发动机冷却系统为小循环控制,此时节温器不会打开,冷却液容积有限,发动机缸内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有限的冷却液,有利于快速提升冷却液温度,进而使发动机缸体工作环境快速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因此,发动机冷启动后,水温没有几分钟就能够升温。

当冷却液温度值超过一定值时(比如85℃),节温器会缓慢打开,此时,发动机冷却液进入大循环,缓慢流入水散,通过空气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经过水散冷却后的冷却液再循环至发动机缸体内部,进而可以降低发动机缸体工作环境的温度,如果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太高,此时水散中的风扇就会工作,通过风扇加快对流,用于降低冷却液温度。如果节温器检测到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太低,此时,又会进入关闭状态。节温器通过打开、关闭这种循环往复动作,促使发动机冷却液快速达到较为稳定的温度范围。

因此,车辆在刚刚启动时,在短短几分钟中,发动机冷却液水温便会上升;长时间驾驶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都始终保持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