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为什么容易生锈

国产车在配置上确实是比合资车要丰富,同样的钱可以买到配置更齐全的车,但是有些工艺上确实是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说,防锈的问题。就拿日本的合资车来说,日本本身是一个岛国,沿海地区对汽车的腐蚀性很强,如果防锈工艺做不好的话,汽车几年以后就会大面积出现生锈,防锈工艺对于日系车来说也是最基本的。

有人会说,一辆汽车能不能有很好的防锈效果,取决于基础材料、加工工艺等等,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可能生锈的地方就是从一颗螺丝钉处开始扩散的。如果在主要由铁制成的汽车中使用不锈钢螺栓和螺母,它们也很容易生锈。这就是所谓的电解腐蚀现象。在不锈钢和铁之间会产生电势差,并且铁会腐蚀成碎片。这就是使用不锈钢螺栓和螺母适得其反的原因。铁对防止生锈有好处,最好选择高质量的镀层以防止腐蚀。

汽车后期的处理也非常重要,比如说底盘喷涂防锈涂层,排水口的设计等等,当然这些都会增加造车成本,对于量产车型,也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有的制造商确省略了这些工艺,说白了就是"偷工减料"的行为。

国产与合资细节对比

这是某国产汽车前悬挂车架附近,可以看出一块吸音棉搞定,基本上没有防腐的性能。

这是某合资车前悬挂车架附近,可以看到排气孔以及隔水塑料板,车架也喷涂了防腐涂层。

防锈工艺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整体车辆进行防腐改进,那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