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自古以来食色性也,“淫”字虽然在绑在道德层面,被批判为“万恶之首”,但是实际人之下半身是用动物本能思考问题,就算是正人君子,首先他也是人,是人就有正常的需求,只要不超越道德底线,都不能以淫来评判。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出自清代文学品评家王永彬的著作《围妒夜话》,”这句话后面还有两句,放在一起应为“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

关于脑海中淫乱的想法,人人都有过,且不止一次吧!主要是看做没做过?没做,说不上是完人,但一定是淫人,应当以事说事,就事论事,不能以心中的一个念头,或者想了这种事情而定性。

你爱的人也许偶然会被别人吸引,但只他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那也就算不上不忠。

如果你的爱人在大街上看了别人一眼,你就觉得他对你不忠了,那这世人走哪里去找一个忠贞的爱人。

真正的爱情,需要两个人全心全意地投入,但天生两性,爱情是唯一的,性吸引却不是唯一的。作为子女,必须以父母为重,孝顺父母在古时候是一种非常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时候做得好的话还会得到人们的称赞,称为榜样。

后一句好理解,孝”字在传统文化中,一直处于道德水准、人格品质的至高点,要说孝顺与否,要看这个人心里有没有孝,而不能只看表面上他的行为是不是孝。如果以行为作为衡量标准的话,许多贫穷人家就没有孝子了,因为他确实没有闲钱为老人做许多孝顺老人的事情。

当今社会已经习惯了用金钱这么一个标准来衡量,对于子女来说给父母送好的补品、衣物、奢侈品、住大房子里等等,但是本人却从不现身陪伴老人,和老人说说话,唠唠家常,那么老人注定是寂寞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有时候就感觉像是个小孩子,如果能用自己对待自己孩子的热情和耐心来对待自己的父母、老人,这才是真正的孝,现在的孝,又有几人能做到呢,我也很惭愧,现代社会发展很快,现在的孝已经完全变质了。

但实际上真正要做到“事事尽孝”,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那里,大多数年轻人都有房贷,部分人既有房贷还有车贷,你不拼命工作,是不是就要破产?

如果是想要更好地尽孝,就得去放下工作;就等于是断了生活来源,放下了工作陪伴在老人身边自己都无法养活自己,更别提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