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阁混动锂离子电池和凯美瑞混动版的镍氢电池有什么区别?哪个性能更稳定更耐用?

本田混动的结构、设计,导致它必须使用锂电池,这不是稳定、不稳定的问题,而是必须用锂电池,只有用了锂电池、才能保证这套系统的可行性;丰田混动的结构及设计,同样使得它只配备镍氢电池即是最优解,镍氢电池的优势、恰恰是THS的需求,这样一来THS系统自然而然的就会采用镍氢电池!

镍氢电池有什么优势?这镍氢电池咱们并不陌生,早期的充电设备实际上用的都是这个镍氢电池,如过去的摄像机、手机等等;优势在于成本更合理、充电循环次数多(过度放电两千次,剩余60%电容量)、电流大、具备快充快放的特性,实际上通过这几个优势、我们就可以看出它太适合丰田的THS系统了,而缺点在于电容量低,不过丰田的THS系统会频繁的在放电、充电过程做切换,而对电容量并没有太多的要求!

锂电池同样具备自己的优势,比如它单体能量密度超大、续航能力强,不过劣势同样具备不少,没有镍氢那么稳定、成本不如镍氢电池那么可控、循环次数不如镍氢那么多,不过本田的混动系统对电池容量有要求,所以不用锂电池、又能用什么?所以无论是做什么事、讲究的都是个适合!把锂电池放到丰田THS系统之上、频繁的充放可能会很快衰退锂电池;把镍氢电池不知在i-MMD上、连正常的运行都做不到,还谈什么耐久、稳定呢?谈耐用、谈稳定要建立在可行性的基础上

丰田THS系统解析

先补充一点、丰田油混用的是镍氢电池,而丰田的插混系统同样对电池容量有需求、所以用的同样是锂电池;THS系统的本质在于打造一款高效的内燃机,混动只是个幌子、实际上就是用电机驱动弥补内燃机的低效区间!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传统内燃机都存在一个先天问题,那就是低负荷时、效率低下高负荷时这效率依然低下,只有维持中段负荷时、效率最高,而此时油耗最低、燃油经济性最高!

而内燃机点火、起步、提速过程,是不可能避开低效率区间的,而这个区间、则是对燃油造成最大损耗;所以THS意义在于,起步、提速过程都由电机(电能)来完成,对于电机而言这部分是高效的!而车辆逐渐提速、直至中速行驶时,内燃机接管工作、而此时负荷已经提高,内燃机效率也接近上佳,所以这个时候的内燃机燃油经济性最理想!而此时若匀速(或趋近于匀速),那么对功率的依赖很低、比如匀速80千米行驶、对功率的需求仅在20千瓦左右,动力富余、而富余的动力则用于给电瓶充电!

从整个流程来看、THS混动系统中,电瓶的核心意义在于取代燃油、完成车辆起步及提速的工作,以达到弥补内燃机低负荷区间低效率的短板,做到这些、并部需要多大的电容量,所以镍氢电池的电量足够完成这项工作!丰田的油电混其核心在于电机、内燃机的互补,而并非强调纯电行驶能力,简单点说就是丰田混动省油之根本在于高效互补,而并非依赖纯电行驶,既然对长距离纯电行驶没要求、那么也就没必要用锂电池了,用了就是费力不讨好!

本田混动系统的意义

丰田THS系统亮点在于结构精妙、而成本却可控,不过丰田把THS之路全部堵死,所以别人要玩混动就得绕道前行(躲专利),所以本田绕开专利、鼓捣了i-MMD系统!所以本田也创造出了一套很神奇的系统,不过这套系统更重视纯电行驶、增程模式,所以自然而然的要采用单体能量密度更大的锂电池了,镍氢电池纯电下拖着车走、真心走不远,满足个起步、提速问题不大!本田混动的几种模式如下。。。

高电池电量时:系统会进入纯电模式行驶、在60千米时速下能巡航五公里(这个数据鄙人记得不太清楚、大体上是这个数值);纯电模式行驶时、会对电池电量进行合理的计算,一旦储量过低、立刻自动切换模式!

低电池电量时:系统会切换至增程模式,此时发动机处于运转状态、但并不驱动轮端,而是用于带动发电机,此时电池、发电机一同驱动电机,而电机则负责驱动车轮,在此过程中多余的电量则会给电池包充电;此时内燃机可以很好的控制效率区间!

电容量低、负荷高时:这种场景我们可以想象成车子再跑高速公路,二电池电量又很低、没办法让电机维持住车速!而此时内燃机与驱动轮之间的离合器接驳,内燃机负责维持车速并驱动发电机为电池充电,此时电机依然可以参与到做功中来(看具体情况而定),所以这就是本田混动的三大模式!我们很容易看出该混动系统下、电池容量的意义非凡,若用镍氢电池,纯电长续航无法实现、增程模式也失去了实际意义!

写到这您说丰田的镍氢、本田的锂电池,哪个更稳定、更耐用?从本质来看、镍氢电池更加稳定,可在THS框架下、充放频次太高,镍氢电池自身优势就被拉平了;而虽然锂电池充放次数不如镍氢电池,但i-MMD框架下、充放没有THS那么频繁,这样一来锂电池循环次数的劣势就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所以这两种电池单独来看稳定程度能分高低,分别布置在两套系统中之后、则不相伯仲;所以无论是THS及i-MMD都是成熟的系统,我们担忧其寿命、厂家工程师比我们更担忧,因为这完全是饭碗的问题,所以两种电池在两种系统上、都会很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