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觉的三大要素

三、视觉的三大要素

(一)视觉的三大要素

光线、物体和观察者,是产生视觉的三大要素。换而言之,这也是我们看到和分辨颜色必不可少的条件,缺一不可。

(二)具体分析介绍

1.光线

所谓光线就是指能够在人的视觉系统上引起明亮颜色感觉的电磁辐射。所以人们能借助光线看到物体的颜色。

我们把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像太阳、白炽灯、荧光灯等。光源有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之分,太阳是自然光源中最佳的光源,这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不同波长的光,并且光谱能量的分布比较均衡。而白炽灯、荧光灯是人造光源,白炽灯主要含有红色的光线,属于较温暖的光线。而荧光灯主要含有蓝色的光线,属于较冷的光线。由于日光有不同的时相,人造光源有不同的色温和显色指数,所以同一颜色在不同的光源下观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在日出后3小时与日落前3小时间,色温变化不大,光谱成分齐全,是观察颜色、分析颜色的最佳时机。

2.物体

物体是观察的对象,我们周围的物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物体本身是发光体,即光源,如太阳;另一类物体在一般状态下不发光,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和反射来自光源的光线,日常所见的物体大部分属于这一类。物体中通常含有颜料,颜料会有选择地反射一部分光线,吸收其他的光线。被反射的光线就决定了该物体的颜色。

在汽车修补漆调配过程中,物体应能提供尽可能准确的颜色信息,因此物体表面应洁净,避免漆面老化、变色和污染。比色背景应以淡色彩调为主,避免太艳、太深,避免反色。

3.观察者

如果说光是产生颜色感觉的物理基础,那么眼睛的视觉特性则是产生颜色感觉的生理基础,前面提到的物体的反射光线刺激人的眼睛引起视神经兴奋,并传至中枢神经而产生颜色的感觉,使生理和心理状态出现不同的颜色知觉。

关于人眼的视觉机理曾经有过多种学说,现在人们普遍所接受的是三原色视觉学说。该学说认为,在人类眼睛内的视网膜上存在着三种视神经纤维,即感红、感绿及感蓝的视觉细胞,每种视觉细胞的兴奋都有引起原色的感觉。

正常人能够分辨出各种颜色,并可以用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配出光谱上的各种颜色。有的人虽能用三原色配出光谱的各种颜色,但对某些颜色的辨别能力较差,这种人被称为色弱或色盲。

对红色、绿色或蓝色分辨困难者,分别称为红色盲、绿色盲及蓝色盲。有的人只对明度有感觉而对色相、彩度没感觉,被称为全色盲。

年龄的增长、眼睛的倦怠与病痛会影响人的色感,有色觉缺陷的人不能正确分辨颜色,所以不宜从事调色与测色工作。